2018年9月28日,著名相声艺术家师胜杰在哈尔滨辞世,享年66岁,时间是21时43分36秒。作为一位扎根东北的曲艺大师,他凭借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,为相声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师胜杰与东北的深厚渊源源自于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选择,这一决定的背后其实源于他与恩师侯宝林的一次谈话。尽管他在北京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,但侯宝林的一句建议让他决定始终不离开东北的这片热土。
师胜杰原本是辽宁营口人,父亲也一直生活在这里。但在1943年,因时局动荡,他的父亲师世元失业,便带着全家举家迁往天津。正是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,既锤炼了师世元坚韧的性格,也为儿子的艺术生涯埋下了伏笔。师世元在天津这座曲艺重镇上学唱太平歌词,后来拜相声名家熙醒生为师,正式投身相声行当。
此后,师胜杰便生活在曲艺的氛围中,为他日后成为相声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1959年,响应组织号召,师世元带着儿子调往哈尔滨支援东北文艺建设,6岁的师胜杰因此与黑龙江结下了不解之缘。第二年,他拜相声名家朱相臣为师,正式开始了艺术生涯。七岁时,他就与父亲同台演出相声《捉放曹》,展现了不凡的才华。
展开剩余73%然而,特殊时期的到来使得师胜杰的演艺事业被迫中断,转而加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,成为一名知青。在五年的兵团生活中,他始终未曾放弃对相声艺术的追求。1975年,凭借过人才艺,他被调入兵团文艺宣传队,重新拾起相声演员的身份。
就在此时,他遇到了日后合作多年的搭档姜昆,1976年,他们首次合作演出相声《林海红英》。1977年,师胜杰正式加入黑龙江省曲艺团,与姜昆开始了长期的合作。虽然这段时间的默契日益加深,但不久后姜昆被调回北京,师胜杰失去了固定搭档,尽管如此,他依然活跃于全国各大曲艺活动,逐渐打响了自己的名气。
1984年,随着文艺界创作空间的开放,相声界启动了“全国相声新作演出评比”,侯宝林作为评选顾问之一。师胜杰与搭档冯永志共同表演的相声《肝胆相照》获得了侯宝林的高度评价,并荣获一等奖。在这个过程中,师胜杰也结识了侯宝林,而侯宝林对他青睐有加,甚至提到过想收他为徒。但由于师胜杰已有师父朱相臣,这个提议存在一些困难。
为了绕过这道难关,侯宝林找到相声艺术家高英培作为中间人,最终在1984年,师胜杰正式拜侯宝林为师,成为他的最后一位弟子。侯宝林不仅倾囊相授,还宣布不再收徒弟,而师胜杰成为了他最后的传人。
实际上,侯宝林之所以选择师胜杰作为最后的弟子,不仅仅因为他的个人才能,还与师胜杰深扎东北的背景密切相关。师胜杰的作品多以东北为题材,诸如《好市长》和《爱优点》等作品,都紧密结合了黑龙江的地域特色。这与侯宝林的理念契合,他希望相声艺术能走遍全国,而不仅仅局限于天津、北京。
侯宝林年事已高,曾在住院期间,询问师胜杰是否喜欢京剧,这让师胜杰有些疑惑。随后,侯宝林透露了希望自己晚年能有一位东北的徒弟的愿望。最终,师胜杰放弃了艺术团为他准备的户口和住房,选择留在黑龙江,继续自己的相声事业。
2018年7月7日,师胜杰仍在参与央视4套的访谈节目《向经典致敬》。然而,不久后,他因患癌症与世长辞,结束了他辉煌的艺术生涯。姜昆在悼念中透露,师胜杰在病痛中坚守,最终带着对相声的热爱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发布于:山东省